蛙糞霉病的癥狀是什么?蛙糞霉病怎么治療?

蛙糞霉病的癥狀是什么?蛙糞霉病怎么治療?

蛙糞霉病

  蛙糞霉病(basidiobolomycosis)是由接合菌亞門-接合菌綱-蛙糞霉科中的固孢蛙糞霉所引起,首例由印度尼西亞于1956年報道。

目錄

1.蛙糞霉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
2.蛙糞霉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
3.蛙糞霉病有哪些典型癥狀
4.蛙糞霉病應該如何預防
5.蛙糞霉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
6.蛙糞霉病病人的飲食宜忌
7.西醫治療蛙糞霉病的常規方法

1.蛙糞霉病的發病原因有哪些

  1、發病原因

  蛙糞霉病是由接合菌亞門-接合菌綱-蛙糞霉科中的固孢蛙糞霉所引起。

  2、發病機制

  入侵門戶不明,部分病例發病前與昆蟲叮咬有關,可能是節肢動物作傳播媒介。感染為逐漸增大的皮下結節,皮下結節較堅硬,邊界清楚局限,觸摸可活動,表面皮膚萎縮,伴色素減退或色素增加,不發生潰瘍,偶爾可與下方皮膚粘連但不與肌肉筋膜粘連,結節可腫大累及整個肩部、臂部、軀干上部、面、頸及整個腿部和臀部,個別病例可累及肝、腸等內臟器官及肌肉。

2.蛙糞霉病容易導致什么并發癥

  本病為真菌感染,且本病可伴有瘙癢,皮膚完整性被破壞,故可因患者抓撓誘發皮膚細菌感染或者其他真菌感染,通常繼發于體質低下,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以及有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的患者,如并發細菌感染可有發熱、皮膚腫脹、破潰及膿性分泌物流出等表現。嚴重病例可導致膿毒血癥,故應引起臨床醫生的注意。

3.蛙糞霉病有哪些典型癥狀

  感染為逐漸增大的皮下結節,入侵門戶不明,部分病例發病前與昆蟲叮咬有關,可能是節肢動物作傳播媒介,皮下結節較堅硬,邊界清楚局限,觸摸可活動,表面皮膚萎縮,伴色素減退或色素增加,不發生潰瘍,偶爾可與下方皮膚粘連但不與肌肉筋膜粘連,結節可腫大累及整個肩部,臂部,軀干上部,面,頸及整個腿部和臀部,個別病例可累及肝,腸等內臟器官及肌肉,局部淋巴結不受累,未發現經血液,淋巴管播散的報道,病人可有發熱,白細胞計數增多。

4.蛙糞霉病應該如何預防

  一、一級預防

  1、用過濾空氣或層流空氣隔離易感病人,防止醫院內交叉感染。

  2、控制糖尿病、淋巴瘤和白血病患者,嚴格掌握免疫抑制劑、細胞毒藥物、抗癌劑等的應用,皆有一定預防作用。

  3、加強食品管理,嚴防真菌污染。

  二、二級預防

  由于本病非常急且嚴重,早期診斷極為重要。由于毛霉菌在分泌物中常不易檢到,且難以鑒別,故早期診斷主要靠臨床證據:即發病急,病情兇惡。發病部位第一是鼻腦,繼以胸腔、腹腔、骨盆、胃和皮膚。致病因素有糖尿病的酸中毒,肺部感染的白血病和淋巴瘤,腸感染的營養不良,如小兒蛋白質缺乏癥等,再結合臨床表現、實驗室(包括真菌培養)和病理檢查(分泌物、抽出物、刮取物等),可能達到迅速診斷。一旦確診,應立即使用兩性霉素B,隔日靜注1.2mg/kg。如有糖尿病應立即控制,鼻腔部位作外科清創術。也有主張聯合療法,除兩性霉素B外,加用5-Fc、伊曲康唑或氟康唑等。

  三、三級預防

  及時使用兩性霉素B,可使本病病死率從80%~90%下降至50%左右,控制糖尿病、鼻腔壞死組織作外科清創術,均可改善本病的預后。

5.蛙糞霉病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

  1、直接鏡檢:與耳蛙糞霉病相同。

  2、真菌培養:固孢蛙糞霉的鏡下結構在不同階段可有不同結構,具有性和無性兩種生殖孢子,無性孢子為子囊孢子,條件不適宜時可形成厚壁孢子。

  3、組織病理:組織病理與耳蛙糞霉病相同。

6.蛙糞霉病病人的飲食宜忌

  注意飲食習慣,避免避免油膩、辛辣食物,注意攝入維生素B2、B6、C、E的食物。保持精神愉快、減輕精神和工作壓力。注意少食辛辣、油膩及高糖、高淀粉類的食物,以免加重痤瘡,甚至引起痤瘡感染。多飲水,多食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維生素和纖維素的食物。保持充足睡眠,大便通暢。不抽煙、少喝酒。

 

7.西醫治療蛙糞霉病的常規方法

  1、治療

  本病屬于皮膚的真菌感染,制霉菌素和灰黃霉素無效,碘化鉀及兩性霉素B有效,也可選用伊曲康唑。對于皮損明顯的患者,可用3%過氧化氫清洗干凈角質層后,用碘伏涂擦治療。合并細菌感染的患者在抗真菌治療的同時,應外用百多邦軟膏進行抗細菌治療。

  2、預后

  預后一般較好。